字词 | 梅兰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梅兰芳 【生卒】:1894—1961 【介绍】: 卓越的京剧艺术表演大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杰出的典型代表。 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 专旦行,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为京剧“四大名旦”之冠,被誉为“梅派”。梅兰芳不仅把声乐艺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且把京剧艺术推向高度成熟的历史新阶段。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使之不愧为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戏剧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戏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的主要著述编有《梅兰芳文集》、自述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另有《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这些著述反映了他对戏剧观念、表现方法及演员与角色的关系问题等的贡献: (1)认为戏曲是一种高度的综合艺术,“它包括剧本,音乐、化妆、服装、道具、布景等因素”,而且这些因素“都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成为一出好戏”。 他把握了戏曲艺术的整体性,又在综合艺术的整体中突出强调了演员的表演这个中心。 他说:“群众爱好的程度,往往决定于演员的技术”,“因而京剧舞台艺术以演员为中心的特点,更加突出。 ” (2)认为,戏曲表演的主要手段是虚拟动作,而且虚拟的表演动作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生活,可以抒情达意。他说,京剧演员在台上的一切虚拟动作和各种指法、服装、步法,“都是把实际生活的特点高度集中,用艺术夸张来表现在观众的眼前”,使观众很清楚地抓住演员每一个动作的目的性”。 虚拟动作的写意性另一个表现,是对舞台以时空限制的突破。梅兰芳指出,虚拟动作“把无限的空间都溶化在演员的表演里面”,而“演员的表演也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从传统的表演方法中,可以看出京剧的舞台设计,不是写实的风格,而是一种民族戏曲歌舞化的写意风格。” (3)主张程式的活用。 他说:“京剧的表演程式,虽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是也还要演员从实际生活当中去细心体会才能在舞台上灵活运用,否则程式就变成呆板的形式了。”程式具有“约定俗成”的含义,又有一定的美的规律。运用表演程式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梅兰芳强调演员要分析理解角色并在表演中体验角色。 一个演员对角色性格有了钻研体会,运用程式表时要结合演员的内心体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