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暹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暹罗 【条目出处】:见第二十五回 【释文】: 泰国旧名。 《大清一统志·暹罗》:“相传即隋唐赤土国。为扶南之别种。后分暹与罗斛二国地。 暹在西北,多大山,土瘠不宜耕种,罗斛在东南,土地平衍而多稼,暹人岁仰给之……其后罗斛强,并有暹地,遂称暹罗斛国。 明洪武三年,命使臣吕宗俊等赍诏往谕之,国王参烈昭昆牙遣使奉金叶表文朝贡。十年,其世子昭禄群膺承命,复来朝,帝命使赍诏及印赐之,文曰‘暹罗国王之印’,自是,其国遵朝命,自称暹罗……本朝顺治十年,遣使进贡。 康熙四年、七年、十一年皆入贡,十二年,暹罗国王森列拍腊照古龙拍马嘑陆坤司由提呀菩埃遣使来进贡,并请奉典,奉旨给予诰命并驼纽镀金银印,嗣后朝贡不绝。六十一年,谕令暹罗国运米三十万石,于福建等处粜卖,免其收税。雍正七年入贡,御书‘天南乐国’扁额赐之。乾隆十四年入贡,御书‘炎服屏藩’赐之,自后定例,三年一贡。 ”自此可见,康、雍、乾三朝,暹罗国“贡物”不少,不知是否确有小说中所说的茶叶和“灵柏香熏的暹猪”。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