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幡 迎春之物,类旗。 幡,通“旛”,旗帜,《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通常所见的幡为罗帛剪成的长条,亦有别形,且精拙贵贱不一。《武林旧事》卷2记,皇宫“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至立春之日,从皇宫到民屋,由居室到树木,皆挂春幡,作春至的象征,而以妇女插戴为最胜。《梦粱录》记:“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与贵家宅舍,亦丰稔之兆。”苏轼《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范成大《菩萨蛮·雪林一夜》:“留取缕金幡,夜蛾相并看。”辛弃疾《汉宫春·春已归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