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驳骨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驳骨丹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 鸭子花(《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药物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大驳骨消(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黑叶接骨草(《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基源 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大驳骨的茎、叶。 原植物 大驳骨Adhatoda ventricosa(Wall.)Nees[Gendarussa ventricosa(Wall.)Nees;Justicia ventricosa Wall,],又名黑叶爵床(《中药大辞典》)。 形态 常绿灌木,高可达2.5m,除花序稍被微毛外,均秃净。枝粗壮,圆柱形。 叶对生,椭圆形,长10~15cm,宽4.5~6cm,先端钝,全缘,基部渐狭而成短柄。穗状花序顶生,长7~10cm;有多数阔卵形的苞片,长约1.2cm,宽约10mm,绿色,被微毛,内有花3~4朵;小苞片极小或狭;萼片5,长约4mm;花冠2唇形,长1.4~1.6cm,白色而有红色斑点,上唇2裂,下唇较大,短3裂,中裂片较宽;雄蕊2,著生于花冠喉部,突出;花柱线形,短2裂。 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8mm,有毛。花期冬季。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47页.0260条图) 生境与分布 多栽于庭园或生于村旁、旷野灌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广西。 鉴别 茎枝呈棒状,直径5~10mm;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平滑而稍有纵皱及点状突起的皮孔,常有粉尘状细密斑点,节膨大;皮薄,木部乳白色,髓部甚大,海绵状,白色;幼枝稍压扁。 叶对生,革质,稍脱落,灰绿色、茶褐色或绿黄色,长椭圆形。气微,味淡而稍带豆腥味。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 附 同属植物(Adhatoda vasica Nees)的叶和花含鸭嘴花碱(Vasicine)和鸭嘴花酮碱(Vasicinone)。 叶尚含中性无氮成分鸭嘴花钦(Vasakin)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花尚含鸭嘴花宁(Vasicinine)、甜菜碱(Betaine)等。根含鸭嘴花酚碱(Vasicinol)。 此外植物中还含鸭嘴花考林碱(Vasicoline)、鸭嘴花定碱(Adhatodine)、鸭嘴花考里酮(Vasicolinone)和安尼索碱(anisotine)。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6 。【药理】:本品叶、花所含鸭嘴花碱体内体外能扩张支气管[1],曾应用于哮喘的治疗[2]。 猫iv、犬sc有利胆作用[3]。能使牛等运行胃液分泌增加[4]。有中等的降压作用[1]。有抗菌[5]、驱蛔虫[6]作用。盐酸盐具有很强的收缩人体子宫的作用,与催产素相当或更强[7],为一新的催产药和堕胎药[8]。印度健康志愿者iv鸭嘴花碱1.5mg/kg后15min,血药浓度达峰值,为65±5 10-7mol/L,24h后为6.5±1.3 10-7mol/L。 按二室开放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为: 有报道体外扩张支气管,体内收缩支气管,与鸭嘴花碱合用,体内扩张支气管作用较茶碱为强[11]。 有弱的刺激心脏作用和强的抗过敏活性[12]。 具有驱除蛔虫的作用[6]。 花所含甜菜碱有抗大鼠脂肪肝作用[13.14]。 对麻醉动物有轻度降压作用,但对高血压无效[15]。有抗肿瘤活性[16]。其氯化物铝盐有抗溃疡、止汗及去味等作用[17]。 参考文献 [1] CA 1978;88:32037n,69136h [2] The united states Dispensatory.23ed.,J.B.Lippincott Compamy,1943:1242 [3] CA 1967;67:10191k [4] CA 1967;66:54165p [5] CA 1974;80:116598g [6] CA 1980; 92:140486n [7] CA 1980;92:87870e [8] CA 1981;95:198090g [9] 中国药理学报 1987;8(2):190 [10] Nature 1962;196(4860):1217 [11] CA 1982;96:110045h [12] CA 1976;85:153929q [13]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61;57:105 [14]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2;180:335 [15] 建国十周年医学科学成就论文集(上),1959:178 [16] CA 1980;92:191109z [17] CA 1977;86:21793b 。【药性】: 性味 辛、微酸,平。 ❶ 《本草求原》:“苦、甘,平。” 功效 活血散瘀,祛风除湿。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伤出血。 ❶ 《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