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附子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 异名 三棱草,假香附(《陕西中药名录》)。 基源 为莎草科砖子苗属植物砖子苗的全草或根。砖子苗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7种。 原植物 砖子苗Mariscus umbellatus Vahl(Mariscus sieberianus Nees ex C.B.Clarke)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秆疏丛生,高10~50cm,锐三棱形,基部膨大,块茎状。 叶与秆近等长,宽3~6mm、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5~8、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有6~12个辐射枝,最长达8cm;小穗平展或稍下垂,线状长圆形,长3~5mm,密生成长圆形的穗状花序;小穗轴具白色的宽翅;鳞片长圆形,长约3mm,淡黄绿色;雄蕊3;柱头3。 小坚果三棱状狭长圆形,长约为鳞片的2/3,表面有微突起细点。花果期4~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251页.图733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草地、溪边及松林下。分布于陕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辛、甘,平。 《中药大辞典》:“辛、微苦、甘,平。” 功效 祛风止痒,解郁调经。 主治 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