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旗地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旗地 中国清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指清朝统治者分配给有旗籍者满、蒙、汉八旗官员及兵丁的土地。主要包括盛京旗地、畿辅旗地和驻防旗地。清王朝入关前将所占据的辽沈大片土地授给满族人,形成盛京旗地。入关建立清政权以后,将原居住在辽河流域的大批旗人,迁入北京附近地区,从顺治元年到康熙八年(1644-1669年)经三次大规模的圈占土地,建立了畿辅旗地。 驻防旗地,是驻防在全国各地的八旗官兵的土地。这些旗地都是用暴力手段掠夺来的劳动人民的土地。清初旗地的生产沿用农奴制。旗地的主要劳动者是庄丁,他们在庄头监督下,领种土地,纳粮当差,没有人身自由,受庄主任意处罚鞭挞。由于庄丁的不断反抗和大量逃亡,到康熙年间改为招民佃种,并准庄丁赎身开户和出旗为民。其后,并给佃户永佃权。辛亥革命后,旗地与民地的界限消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