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 火候
时机shíjī208火候huǒhou 名词。 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的客观条件。 “时机”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重大的或较小的活动、集体的或个人的行动,能受“有利”“好”“绝妙”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和“抓紧”“把握”“错过”“等待”“利用”等动词搭配而作它们的宾语。 例如:“这是我们全部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曲波:《林海雪原》);“我们应该赶快抓紧时机,趁上海敌人的兵势很虚的时候,早一天拿下松江,我们就可以早一天去攻取上海”(《阳翰笙剧作选》);“请你把握时机,努力学习”;“时机一到,他又会以党的化身出现,指著你的鼻子,说你反党反社会主义”(《作品》,1981,4)。 “火候”本义指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用来比喻有利条件的时间紧迫性,意思比较生动,也比“时机”的意思重;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适用于某些集体性的、比较重要的行动,不受形容词的修饰,不能作“把握”“错过”“等待”等动词的宾语。 例如:“去年秋天,正在送肥的火候上,西阳城大队马车的牲口套断了,急需一段铁链子修套”(《中国青年报》,1980.5.8);“恰在紧要关头,中共辉县常委会就开了会,开得正是火候”(《郭小川诗选》);“瓜长不到个头,熟不到火候儿”(刘绍棠:《瓜棚柳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