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学创作心理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学创作心理学

文学创作心理专著。

王克俭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

该书内容分为结论、作家心理素质等六章。第一章为“结论”,主要评介古今中外对创作心理的探索及其研究成果。在西方,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创作动因说、荣格的“原始意象”创作动因说、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动因说、认知心理学派的需要层次说、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整体论和异质同型说等进行了重点评介。在中国古代,主要评介陆机和刘勰的想象论,韩愈的“舒泄”说,司空图的“韵味”说,苏轼的艺术构思论,严羽的形象思维说,李贽的“童心”说,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说,王夫之的“情景合一”论,叶燮的艺术思维论,还有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以及近代学者王国维等引进的西方心理美学的理论等。

该书主要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相关成果,对文学创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学考察与阐释。具体包括:
❶ 作家的心理素质。

作者从形象感受的敏锐性、情感活动的丰富性、理智活动的独特性、作家的气质与人格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❷ 作家的人生体验。著重探讨了体验的生成及类型、体验生成的互渗性和体验生成的社会机制。至于作家进入创作的具体过程后,该书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发:
❶ 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力——意;
❷ 意创造的心理成果——意象及其运动;
❸ 意创造的物质成果——意象运动的词语化。

作者认为:“意”是作家心理的创造力,是心理世界的力,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功能,是主体心理世界对客体的一种反映的“意识形态”,它具有无定形性、流动性与抽象的特征。意的无定形性,使它与“识”结合成为“意识”,与“象”结合则成为“意象”;意的流动性指它易发生变化,可转变为可传达的符号、更确定的情感及意象、梦、幻等,文学创作中意流动的终点是语词。意的抽象性是指人在体验状态下的“无意识”,因为所有的“无意识”类型都是抽象的,正是这种“抽象”——从“象”中抽出,尽管意在心理世界是无形的流动的,却潜藏著一种“力”的功能——随时可以找到它所需的“象”而显形。作者将“意”作为探讨文学创作理论的核心概念,并对“意”作出一系列的独到深入的开掘和别开生面的阐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