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量子生物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量子生物学quantum biology系由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此学科是把量子力学理论、概念、方法运用于生命物质与生命科学研究之中,从而在电子水平、用量子力学原理探讨生物分子结构与机能,进一步阐明细胞新陈代谢、分化、遗传、变异、衰老、癌变的原理,以及药物等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等,从而为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与根据。故量子生物学是当代重要的学科之一。 量子生物学又称“量子生物物理学”。将量子力学的理论、概念与方法应用于生命物质和生命过程的研究的科学。 量子生物学 量子生物学是运用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新的学科。近年来,人们对于生物学中的一些本质问题的探讨已经深入到分子和亚分子水平,因此就需要了解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作用方式、电荷分布、能量传递以及氢键形成性质等都需要使用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量子生物学又包括量子生物化学、量子遗传学等分支学科。 ☚ 分子生物学 仿生学 ☛ 量子生物学 量子生物学量子生物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命物质与生命过程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当代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向更深的一个层次——电子水平发展的结果。 在DNA中有二种碱基对,即G—C与A—T。计算表明G—C对的共振能大于A—T对。因此整个DNA中G—C对较多时,分子的稳定性就较高。实验表明G—C对较多的DNA,其热变性温度就较高,量子力学计算已较好地说明两个碱基之间的配对问题。 近年来对DNA复制的精确性进行了研究。这种精确性由碱基对的互补性决定,即G只能和C,A只能和T配对。过去认为这种互补性取决于氢键。量子力学计算表明,碱基在发生异构化作用后,即使不互补的碱基之间也能形成氢键,这种“错误的”碱基对和互补的碱基对在氢键能量和上下两对间相互作用的能量方面并无多大差别。但由此算出的错误概率高达10-4~10-5,这比自然突变的概率10-8~10-11大好几个数量级。由此可见,氢键不是决定碱基对互补性的唯一的和主要的因素。目前量子生物学中应用构象能的计算方法发现,互补的与不互补的碱基对,构象能有较大差别,因而认为构象能是决定DNA复制精确性的重要因素。 (2) 蛋白质的半导体性质: 蛋白质中存在着极有效的能量转移机构,例如肌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切断其连结的最有效波长是546nm。但如果以肌红蛋白中芳香氨基酸所能吸收的280nm照射,效果相同,这说明芳香氨基酸吸收的能量全部转移到了正铁血红素基团。能量转移的一种可能是在蛋白质中存在着半导体所特有的能带,即由多数相同单位结合为整体时,单个的能级略有差异而组合成为一个个的能带,只要吸收足够的能量,就能够使处于满带(充满电子的能带)中的电子跃迁到导带(未充满电子的能带)从而显著提高导电性。蛋白质由多肽链组成,电子在一条多肽链上虽然没有广泛运动的可能,但多肽链之间靠氢键连结后成为整体,电子可在多肽链之间运动(图1)。 图1 蛋白质多肽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及电子横跨链间的运动 根据这一模式,用量子力学计算了能带的宽度和禁带(满带和导带之间的间隔)的大小,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符。这说明蛋白质确实存在着能带。对于DNA来说,也存在着类似现象。(3) 致癌芳香烃: 致癌芳香烃的电子结构与致癌活性关系的研究早在1938年就已开始,至今仍是量子生物学中受重视的问题之一。Pullman等根据对几十种致癌与不致癌芳香烃电子结构研究提出的K区理论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他们发现,从各种结构指数判断,这类化合物一般都有两个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区,即K区与L区(图2): 图2 多环烃的K区与L区 K区是进行键反应的部位,L区是进行对位加成反应的部位。致癌活性取决于K区: K区活性越大,L区活性越小的芳香烃,其致癌能力就越强。例如3,4-苯并芘、3、4、8、9-二苯并芘、3,4-苯并菲等都是。有的K区虽强,但L区也强,就不具有致癌活性,如1,2,7,8-二苯并丁省等。他们还用量子力学计算所得到的综合指标定出活性大小的具体数值,作为致癌与否的判断标准。K区理论的缺点是只考虑孤立分子,而没有考虑和什么物质作用,最终致癌物质是什么。这方面的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中。 (4) 药物的作用机理: 药物必须在进入体内到达受体部位后才产生效应,药物的立体结构应能和受体相适应,其电子分布应易于和受体结合。通过量子力学计算有助于了解药物的立体构型,通过一系列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立体构型研究和对比,有助于了解受体部位的构象。例如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组胺侧链的构象,发现邻位交叉式和对位交叉式的能级相差不多,因此这两种构象有可能并存,这又说明可能存在两种受体与这两种构象相适应。在药理实验中已经发现组胺有两种不同的生理功能,一种兴奋平滑肌,可被抗组胺药所拮抗;另一种兴奋胃液分泌,兴奋心房,舒张血管等,不能被抗组胺药所拮抗。Kier在1968年根据量子力学计算已推算出邻位交叉式的组胺具有兴奋平滑肌的作用,即后来阐明的H1受体效应,对位交叉式者产生分泌胃液的效应,即H2受体效应。用量子力学计算还能说明在酸性溶液中构象以对位交叉式为主的原因,引入甲基取代侧链的氨基,也使构象转为对位交叉,使取代化合物兴奋胃酸作用比组胺更强。这方面工作发展较快,逐渐形成了所谓量子药理学,成为量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于提高药效、设计新药将能发挥有益的作用。 虽然量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结果,但还只能说刚开始接触一些化学结构方面的问题,把量子力学应用于生命过程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与方法的可应用性以及对象的复杂程度方面,还有很多困难,因此目前量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很局限,有待进一步深入。 ☚ 生物物理学 分子生物物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