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接骨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接骨藤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 伸筋藤、白粉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白薯藤、独脚乌桕(《广东药用植物手册》)。 基源 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的全株。 原植物 白粉藤Cissus repens(Wight et Arn.)Lam. 形态 草质藤本,长达数米。 茎有节,无毛,通常被白粉;嫩枝绿色,肉质,横切面为钝四角形,有纵条纹,干时易自节上脱离;卷须与叶对生,不分叉。 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斜菱形;叶片膜质,心状卵形,有时3浅裂,长5~14cm,宽3.5~12cm,顶端渐尖,基部弯缺或截形,边缘有疏离尖锐的小齿,通常10个左右,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干时下面灰绿色;基出脉3~5条。 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或顶生,长3~6cm,总花梗长2~4cm;花两性,4基数,花梗长于花;花苞淡绿色,顶部红色;萼片浅杯状,顶端截平;花瓣卵状三角形,长约2mm,深绿色,多少肉质;花盘杯状,与子房基部合生;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近钻形。浆果球形或倒卵形,紫黑色,直径6mm,有种子1颗;种子腹部有2浅槽。 花期6~11月,果期8至翌年1月。(图见《福建植物志》.第1册.309页.图336) 生境与分布 多生长于山坡、旷地或沿河两岸疏林中。 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西南和云南东南。 印度、菲律宾及澳大利亚也有。。【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根:淡、微辛,凉。茎、叶:苦,寒。有小毒。” 功效 清热消肿,止痛,拔毒消肿。 主治 痰火瘰疬,肾炎,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风湿痹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