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秦墓三门峡市原为陕县的一部分,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出函谷关与陕西接壤,是战国时期秦统一六国占据最早的地区之一。《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元年(前361)……乃出兵围陕城。”“惠文君十三年(前325)……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秦庄襄王元年(前249)……使蒙骜伐韩……初置三川郡”。可知秦在公元前361年就出兵围陕,前325年伐取陕,前249年三川郡,陕已成为秦的腹地。至秦统一时这里归秦已有100余年。因此,这里发现了大批的秦人墓葬。从1970年以后,在三门峡的上村岭、黄河路西段、三里桥、陕县大营乡等地都清理出一批秦墓。上村岭秦墓发现于1979年,共清理墓葬75座。1985年冬与1993年5月,三门峡市文物队在黄河路西段发掘清理54座秦人墓,这些墓葬分布集中,但无一定规律。1985年冬,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黄河路北侧的第二印染厂西北部的刚玉厂工地发掘清理秦墓22座。1988年,在三门峡市三里桥北的河南第二纺织器材厂发掘清理67座秦墓。1992年春,在陕县大营乡西南的火电厂基建工地发掘清理一批秦墓,对其中的8座周围有围墓沟的墓葬进行了报道。这几批秦墓的时代均在秦末汉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