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把军队分驻几处,作战时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敌人。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 掎角:指夹击敌人。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皆侯景叛戾,虚相陷诱,指成提挈之举,终无掎角之势。” [功能、例句] 多作宾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九五回:“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三国演义》二四回:“刘备现在徐州,分布掎角之势,亦不可轻敌。” [附条] “犄角之势”。《东周列国志》七三回。 [同义] 前后夹击 [反义] 腹背受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