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断流
《晋书·苻坚载记》:“坚曰:‘吾闻武王伐纣,逆岁犯星。天道幽远,未可知也。昔夫差威陵上国,而为句践所灭。 仲谋(孙权字仲谋)泽洽全吴,孙浩因三代之业,龙骧(晋王濬为龙骧将军)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此事又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关于“淝水之战”的叙写。 前秦苻坚准备攻打南方的晋王朝,大臣石越分析了各种情况之后认为不可,提出应修文治武,等待时机。苻坚刚愎自用,坚持伐晋,并且口出大言说:把我军队的马鞭投入长江,足以塞断其流。 后因以“投鞭断流”比喻兵士众多或兵力强大。唐胡曾《东晋》诗:“石头城下浪崔嵬,风起声疑出地雷。何事苻坚太相小,欲投鞭策过江来。”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词:“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髇,音xiāo,鸣稿即鸣镝)血污,风雨佛貍愁。”(词意指金主完颜亮侵宋,后来被其部下所杀的事) 关于“投鞭断流”更早见于北魏崔鸿所著《十六国春秋》卷三八“苻坚”下。兹摘录一段于下,以供参阅: “坚曰:‘吾闻武王伐纣,逆岁犯星,天道幽远,未可知者。昔夫差威陵上国,而为句践所灭。仲谋泽被全吴,孙皓因三世之业,龙骧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今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