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
聋哑学校进行教学和聋哑人之间交往、传递思想的特殊的语言规范方式。
因用手或手指的动作来表示,故名。分“手指语”和“手势语”两种。 用手指作出代表有声语言的字母,并按语言的顺序和规则连续打出(拼成)的语言,称“手指语”(又分双手语和单手语)。中国聋哑学校以“聋人汉语拼音手指字母”教聋哑学生口语,并用作教学辅助工具。 以约定俗成的手势(或辅以表情)模拟形象,构成一定的意义,以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称“手势语”。在实际运用中,手指语和手势语常互相辅助。 谓弹奏琴瑟之类的乐器,乐声像说话一样能表达情意。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