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戊戌维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戊戌维新 又称“戊戌变法”。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由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运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后又和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严复等在各地办学办报,宣传“变法图强”,得到部分帝党官僚的支持。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沙俄强租旅大,民族危机日亟,康有为又上北京,于1898年1月应诏上疏,提出变法的具体要求。 光绪帝接受改革方案,于6月11日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启用维新人士。至9月21日的103天间,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财政和科举制度,革新政治制度的法令。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采取各种手段破坏和镇压维新运动。9月21日,在袁世凯的告密下,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6人,通缉出逃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罢免维新派官员数十人,除京师大学堂外,废除全部新政。戊戌维新遂告失败。 戊戌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具有积极的启蒙作用。它的短暂过程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