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黔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黔剧 黔剧20世纪50年代在贵州民间说唱艺术“文琴”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汉族地区。唱腔基本继承了文琴的传统。曲调有清板、二板、三板、扬调、苦禀、二流、二簧、及民间小调〔半边月〕、〔双扬调〕 等,剧目有《秦娘美》、《奢香夫人》、《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及现代戏《山高水长》、《考么女》等。 ☚ 白族剧 布依戏 ☛ 黔剧戏曲剧种。又名“文琴”(即“贵州弹词”),流行于贵州汉族居住的部分城镇,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以来,贵州流传的说唱艺术“扬琴”经过长期衍变,于1953年所形成的地方剧种,主要曲调有[清板]、[二板]、[三板]、[阳调]、[苦禀]等,伴奏以扬琴为主。黔剧有传统剧目《秦娘美》、《奢香夫人 》、《珍珠塔》等,其中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蔓萝花》较为有名。 黔剧 黔剧黔剧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清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已很盛行。它的文字唱本在嘉庆、道光年间便传抄。现存传统唱本400余折,大多由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改编而成。唱词以韵文为主,沿袭讲唱文学的“三、三、四”和“二、二、三”两种句式。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尚有瓮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怀鼓、碰铃、引磬、摔板等。基本曲调有〔清板〕、〔二板〕、〔扬调〕、〔苦禀〕、〔二流〕、〔二黄〕等6个,曲牌有〔八谱〕等七个。唱腔婉转,语言质朴。 ☚ 水族 侗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