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管
中国古代官名。 ❶ 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北周武成元年(559)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隋及唐初也在各州设总管,边镇或大州设大总管。后复称都督,惟统兵出征的将帅则称总管。北宋马步军都总管(或兵马总管)由各级地方长官兼任,掌管路或府、州的兵马。辽金各总管府的兵马总管、兵马都总管,元诸路总管府的达鲁花赤、都总管或总管,都兼管军民。 ❷ 军事长官。隋及唐初有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是出征时的军队主帅。 后唐时石敬瑭为藩汉马步军都总管,为最高军事统帅。宋钦宗时曾设东、南、西、北道都总管,分统四方勤王兵。 ❸ 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元代中央和地方有各种名目的都总管府或总管府,如管理全国工匠的诸色人匠都总管府,管理地区财赋的江淮等处财赋都总管府,负责守护行宫及皇帝游猎事务的尚供总管府,都设有达鲁花赤和总管。 清代内务府设内务府总管大臣,掌管宫廷事务,其属官有行宫总管,专管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事务。又宫内的宦官首领称总管太监,简称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