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精微的言辞,深奥的意义。多指儒家经书而言。微:精深奥妙。 [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孔子殁而微言绝,七十而卒大义乖。”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夫积久,能见本体。” ❷ 分别作宾语、主语。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附条] ❶ “微言精义”。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❷ “微言大指”。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 ❸ “大义微言”。清·黄宗羲《题顾瑞文往还书札》。 [同义] 言近旨远 言简意赅 要言妙道 [反义] 言不逮义 言不尽意 言之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