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汤❶《博爱心鉴》卷上方。人参、甘草各一钱,黄芪三钱,肉桂五至七分(该药原书无用量,现据《景岳全书·痘疹铨古方》卷六十三补入)。加生姜一片,水煎,去滓,不拘时服。功能补气温阳。治元气虚弱,精神倦怠,饮食少进,面色㿠白,及痘疮气虚顶陷者。 ❷《医学入门》卷三方。人参一钱,黄芪一钱半,甘草五分。加生姜,水煎服。功能补气健脾。治小儿慢惊风,及痘疹形气不足,应出不出,无表里证者。实验研究:本方具有较好的抗休克和显著的免疫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犬的每搏与每分钟冠脉流量。同时具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保元汤 《博爱心鉴》【组方药物】 人参3克 黄芪9克 甘草3克 肉桂1.5~2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服。 【主要功效】 温补元气。 【适应病证】 痘疮气虚顶陷;虚损劳怯,元气不足,倦怠乏力,少气畏寒。现代常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属阳气虚弱者。 【临床验证】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本方治疗脾肾气虚、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例,其中氮质血症期8例,尿毒症早期4例,疗程30天。结果显示,该方能降低血肌酐、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12例中,显效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该方改善慢性肾衰贫血的机理与提高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及降低血肌酐有关(《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8:461)。 【方义分析】 本方为补气温阳之剂。方中黄芪益气托毒;人参大补元气;肉桂温壮肾阳,鼓舞气血;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痘疮顶陷者服之,可收扶正托毒之功,虚损劳怯者用之,能奏温壮元气之效。 【实验研究】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本方对急性心肌梗塞犬的每搏及每分钟冠状动脉流量均有稳定的提高作用。4例冠心病患者顿服本方1剂后1小时,心脏射血分数显著增多,提高率分别为31.6%、70.0%、16.7%及15.6%,上腔静脉-肺动脉循环时间也略有延长,而对心电图、血压和心率未见明显影响,表明本方能显著改善心泵功能,且可见心泵功能越差者改善越明显(《中医杂志》1982,10:788)。另有8名阳虚患者顿服1剂保元汤后,外周搏动性血流量于10分钟时开始增加,达到第一次高峰时间为43.3±12.6分钟,随之指温相应上升,达到高峰时间为52.5±14.4分钟,指温上升最少为1.4℃,最高为5.7℃,身体也发暖,但心率、血压无变化,表明本方在增加心泵功能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中医杂志》1982,5:359)。2.抗休克: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大鼠休克死亡,本方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使死亡率显著降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1:39)。其抗休克机制,与改善心泵功能,增强外周循环,增加冠脉流量,轻度升压,通过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而保护内脏防止DIC发生以及调节凝血与纤溶系统平衡紊乱等有关(《中医杂志》1982,10:788;1982,5:359。《湖南医药杂志》1981,4:60;1981,6:49)。 【编者按语】 方中肉桂在原书中无用量,此据《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补。
保元汤 《观聚方要补》卷一【组方药物】 桂枝6克 白术 人参各3克 黄芪 当归各2.5克 生附子2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水煎服。 【主要功效】 益气回阳固脱。 【适应病证】 中风虚脱,卒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加减应用】 肾气易动而燥者,加芍药、地黄。 保元汤 保元汤出自《博爱金鉴》,由黄芪10克人参6克甘草6克肉桂6克生姜三片组成。水煎服。有温补阳气之功。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神疲倦怠,四肢乏力,以及痘疮阳虚顶陷,血虚浆清,不能灌浆,或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者。老年之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肢寒畏冷者用之亦佳。现临床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病人,或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或用于老年人手术后,以利伤口愈合等。 ☚ 右归饮 参附汤 ☛ 保元汤bǎoyuántānɡ《博爱心鉴》方。人参、甘草、肉桂、黄芪。加生姜一片, 水煎服。治痘疮气虚塌陷者。 保元汤 保元汤本方出自《博爱心鉴》卷下。是魏桂岩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和《兰室秘藏》黄芪汤加减化裁而成。方由人参(制)三钱至五钱,黄芪(锉,痘发足后未收者,蜜炙)五钱至七钱,甘草(寒则炙用,热则生用)七分至一钱,官桂(去粗皮,锉)五分至七分、夏月二分至三分组成。水煎服。功能补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倦怠乏力,少气畏寒; 以及痘疮阳虚顶陷,血虚浆清,不能起发灌浆者。 本方所治证属元气不足所致,治宜补气温阳。方中人参大补元气,治虚损劳怯;黄芪补肺固表,增强卫外机能;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肉桂温肾助阳,且善鼓舞气血运行。诸药合用,参、芪得桂之引导,则益气之功更著;桂得草之和平,则温阳而调理气血。前人尝谓气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脾补肾。此方两顾脾肾兼以保肺,所以能治真元不足,阳气偏虚之候。痘疮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采用此方,亦取其阳生阴长之理。本方系魏桂岩从李东垣黄芪汤发展而来。东垣黄芪汤只用参、芪、草三味,治慢惊脾肾虚寒。魏氏从实践中体会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紫草,固然能使痘发足而解,倘遇出盛者则不能成浆,以致干竭枯萎而死者亦有之。深究其义,“术苓虽益气而性皆利燥”,不利于气血不足之体,减去苓、术则应手而效;但又因其药性太缓,发之不速,乃加官桂以助药力,且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于是疗效益显,因名方为保元。本方为温补元气之剂,以倦怠乏力,少气畏寒,舌淡,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原书谓:“川芎、当归、茯苓、白术、芍药、紫草、陈皮、五味子、麦门冬、木香、肉豆蔻、鼠黏子、荆芥穗、黄连、山楂、糯米、陈黄米、生姜等临时对证加入主方,但不可过多”。本方偏于温补,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保元汤(《医学入门》卷四) 黄芪一钱半,人参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功能温补元气。主治慢惊风,亦治痘疹,属脾胃虚寒,元气不足者。 人参实卫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人参、黄芪、炙甘草、白术、芍药。初发加桂枝,久疟加乌梅。功能益气固卫。主治疟疾,自汗不止。 人参固肌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人参、黄芪、炙甘草、当归、白术、茯苓、枣仁、忍冬、连翘。功能补气固表,温阳托毒。主治痘疮表虚,斑烂不能收靥。 ☚ 资生丸 可保立甦汤 ☛ 00004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