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
【生卒】:1571—1630 【介绍】: 亦译刻卜勒。 德国天文学家。1587年入蒂宾根大学学习,在学校接触到秘密宣传的哥白尼学说,成为哥白尼学说的积极的拥护者。1596年出版《宇宙的神秘》一书,受到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应邀于1600年去布拉格做第谷的助手。 由此开始了他的天文学研究工作,开普勒对天文学贡献很大,但却在困境中度过一生。 1601年第谷逝世后,开普勒继承了第谷的精密的观测资料,用很长时间进行分析、探索行星的运动规律。开始,开普勒也按传统观念去找行星的圆形轨道,但是对火星位置计算值和第谷观测值总不吻合,黄经差最大为8′。开普勒坚信第谷的观测误差不会这样大,仍然肯定是理论误差。当他考虑到火星轨道可能不是圆形时,改用其它几何曲线去表示,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1609-1619)。开普勒曾发现1604年的超新星,观测过1607年出现的哈雷彗星。又将伽俐略望远镜的目镜改为凸透镜。开普勒式望远镜一直使用至今。主要著作有:《宇宙的神秘》、《新天文学》、《宇宙谐和论》、《光学》等,并编制了著名的《鲁道夫星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