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孙中山主持召开的以改组中国国民党为主要内容的大会,1924年1月在广州举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正陷于苦闷与徬徨中的孙中山以极大鼓舞,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以俄为师,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为此举行了此次大会。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之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核心内容,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大会通过了宣言,并通过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决定,使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出席了大会,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这次大会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主要形式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国民党也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促进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Zhongguo guomindangdiyici quanguo daibiao dahui

1924年1月在广州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165人,共产党员约占14%。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并指定胡汉民、汪精卫、李大钊、林森、谢持五人组成主席团,值日主持会议。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章程》等决议案。大会宣言分析了中国的现状,重新解释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规定了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其政治原则与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基本相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大会讨论国民党章程时,否决了国民党员不得跨党的提案,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大会选举中央执行委员24人,其中有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林森、邹鲁、于右任等及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等。选举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7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等。在41名中央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有共产党员10人。会后,孙中山主持召开一中全会,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下设秘书处及组织、宣传、工人、农民、青年、军事等部。其中谭平山任组织部长、林伯渠任农民部长、廖仲恺任工人部长。这次大会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单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联盟。大会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成为新的革命高涨的起点。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新三民主义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Zhongguoguomindangdiyiciquanguodaibiandahui

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参加大会的代表165人,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约占14%。会上,谭平山代表国民党临时中央执委会作工作报告,柏文蔚作军事报告,各地代表作党务状况的报告。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中国国民党章程》、《出版及宣传问题案》等议案。大会宣言总结了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和教训;阐述了对内对外政策;以革命的精神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了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决定。会议期间,适逢列宁逝世,大会休会3日,以志哀悼。大会选举中央执行委员24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7人,共产党员约占四分之一。大会闭幕后,随即举行国民党中央执、监委第一次全体会议,成立了中央领导机构。并决定在上海、北京、汉口等地建立国民党地方执行部。共产党员谭平山、林伯渠、杨匏安、毛泽东、邓中夏等分别担任中央领导机构和地方执行部负责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它标志着国民党已由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 中国国民党   三大政策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在广州举行。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大会《宣言》中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决定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选举了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瞿秋白等参加的中央领导机关。这样,国民党就改组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的。孙中山主持了这次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一百六十五人。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出席大会并参加了领导工作,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也出席了大会。大会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正式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23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私有;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以国民党“一大”宣言为标志,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它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还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以及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并通过了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的决定。大会选举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大会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的革命统一战线,实际成为中国革命新高潮的起点。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由孙中山主持,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致开会词、闭会词并多次讲话。谭平山、戴季陶、胡汉民、汪精卫、叶楚伧分别做工作报告。大会通过宣言: 确认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各项具体办法;确立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会还讨论通过了“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案”等十个决议案,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组成新的领导机构。这次大会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从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 中国国民党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000007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