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布狗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布狗尾 【概况】: 异名 七狗尾(《岭南采药录》),长穗狸尾草、兔狗尾、猫公树(广东)。 基源 为豆科狸尾豆属植物猫尾草的全株。狸尾豆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约8种。 原植物 猫尾草Uraria crinita(L.)Desv.ex DC.[Hedysarum crinitum L.;Uraria crinita var.macrostachya Wall.;Doosia crinita Roxb;Uraria macrostachya(Will.)Schindo],又名兔尾草(《台湾植物志》),土狗尾、牛春花(广东),猫尾射(海南)。 形态 直立亚灌木,高1~1.5m,茎多分枝,被短柔毛。 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为单叶,茎下部叶多为3小叶,上部5(~7)小叶,近革质,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5cm,宽2~7cm,先端急尖,具小刺尖,上面无毛,下面疏被柔毛;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0.6~1cm;小托叶针刺状,宿存。总状花序顶生,呈穗状,长可达30cm(近似猫狗尾)。 总花梗短,与花序轴均密被长柔毛及钩状毛;苞片棕褐色,广卵状披针形,具长缘毛,下部苞片宿存;花梗长3~4mm,结果时可达1.5cm,弯弓状,被毛;花萼浅杯状,5裂,长5~6mm,被长柔毛;花冠紫色,长6~9mm;子房无柄,略被毛。荚果2~4节,包被于花萼内。种子深褐色,近长圆形。花果期6~11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278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沟、路旁草丛间。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 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南至澳大利亚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 《岭南草药志》:“淡,凉。” 功效 止血,解热,杀虫。 主治 吐血,尿血,丝虫病,疟疾。 ❶ 《岭南采药录》:“清热消滞,理咳嗽,水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 使用注意 《岭南草药志》:“孕妇禁用。”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岭南草药志》:“治丝虫病:布狗尾60g,水煎冲酒少许1次服。连服10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