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蛩 【名称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基源 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 原动物 燕山蛩Spirobolus bungii(Brandt) 形态 体大,长约120mm,宽约7mm,触角长5mm,末端有4个以上圆锥状感觉体。头稍平滑,前中央有一纵沟。 触角基部后每边约有50单眼集结,排成三角形,似复眼。 从颈板到肛节共计54枚(雄性53枚),表面光滑,圆形。约自第6背板以后,每在侧面各有1对臭腺孔。第1节缺步肢,第2~4节各有步肢1对,自第5节起至肛节前,每节有步肢2对,各步肢具6节,末端有爪。 肛门在两肛门瓣之间,上方有一背板,并不突出,下方为一小肛下板。生殖肢由第7节步肢变成。 胸板成弱V形,前肢由一阔基节及一侧板向后包裹,端肢弧状,有不明显的分节,后肢在上述端肢后面,可分内肢和钩形主干。 躯干背面黑褐色,后缘淡褐色,前缘盖住部分淡黄色。劲板深褐色。步肢黑褐色,最后1对色淡。 生境与分布 多栖于阴湿地区。食草根及腐殖质。 触之则蜷缩不动,并放出恶臭。中国广泛分布。 此外,绿山蛩Spirobolus marginatus和浙山蛩Spirobolus walker Pocock部分地区亦做药用。 。【生药】: 采集 夏季捕捉,晒干备用或鲜用。 【药理】: 燕山蛩醇提物1.3g/kg、醚提物0.33g/kg ip,连续14d,对小鼠U14均有抑制作用;0.2g/kg ip,连续14d,对小鼠Lewis癌有抑制作用;醚提物0.15g/kg ip,连续4及7d,对U14腹水型有抑制作用,腹水量及癌细胞数均减少;醇提物0.6g/kgip,连续8d,对U14及S180腹水型及ECA均有效[1]。 燕山蛩醚提物200mg/kg ip一次,对小鼠U14腹水型癌细胞有损伤作用,引起癌细胞膜改变,有丝分裂抑制,细胞核裂解,细胞崩毁,溶解,表明其对癌细胞具有直接损伤破坏作用[2]。燕山蛩提取物(772)20μg/ml,体外试验,可抑制L1210、Hela及人胃癌803细胞的生长[3]。 。【药性】:功效 破积解毒。 主治 腹中癥积痞块,扁桃体炎及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 外用:研末敷。 燕山蛩醇提物ip,小鼠的LD50为2.733±0.156g/kg[1]。 参考文献 [1] 中医杂志 1980;21(6):459 [2] 中医杂志 1980;(6):464 [3]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2;8(4):7。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