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茶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茶花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为山茶科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的花。 山茶花,又名,红茶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 光滑无毛。单叶互生,革质,卵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具软骨质细锯齿,上面浓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平滑无毛;叶柄长约5毫米。 花单生于叶腋,或顶生,红色,直径6~8厘米,近无梗;花萼5,绿色,花瓣5~7,近圆形,雄蕊多数,2轮;雌蕊1,子房长球形,光滑无毛。蒴果球形,室背开裂,径约3厘米,光滑无毛。 种子近椭圆形,背有角棱,长约2厘米,直径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春分至谷雨为采收期。一般在含苞待放时采摘,晒干或烘干,用纸包封,置干燥通风处。干燥花朵多不带子房,全体卷缩或块状或不规则形,长2~3.8厘米,宽1.8~3.5厘米,黄褐色至棕褐色,花萼背面密布灰白色细绒毛,有丝样光泽,花瓣5~7片,基部合生,上端倒卵形,先端微凹,具脉纹;雄蕊多数,2轮,外轮花丝连合成一体。质柔软,有香气,味甘淡。 以干燥、色红、不霉、花蕾长大尚未开放者(称宝珠山茶)为佳。产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 味甘、苦、辛,性凉。入肝肺二经。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治吐血,衄血,血崩,肠风,血痢,血淋,跌扑损伤,烫伤。内服:煎汤,4.5~9克;或研末。外用:研末麻油调敷。 ❶ 治吐血咳嗽:宝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调红砂糖,日服不拘多少。或宝珠山茶10朵,红花15克,白及30克,红枣120克。水煎1碗服之,渣再服,红枣不拘时亦取食之(王玷桂《不药良方》)。 ❷ 治赤痢:大红宝珠山茶花,阴干为末,加白糖拌匀,饭锅上蒸3~4次服(《救生苦海》)。 ❸ 治痔疮出血:宝珠山茶,研末冲服。 花含花白甙、花色甙等。果实含脂肪油、山茶甙及山茶皂甙,山茶皂甙水解后可得山茶皂甙元A、B、C。 叶含1-表儿茶精、d-儿茶精。山茶甙予大鼠或小鼠口服1~3个月,可抑制移植性软组织肿瘤的生长,并抑制9,10-二甲基-1,2-苯骈蒽引起的成横纹肌细胞瘤的形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