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出文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東漢 > 四出文錢
四出文錢  sìchūwénqián

亦稱“四出五銖”、“角錢”。因背穿四角有四道斜紋直抵外廓,故名。始鑄於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製作尚好,外廓稍寬,部分銅質黄而帶白,幣材不及西漢及東漢早期五銖,且愈鑄愈輕。一般徑二·五厘米,重三·五克。《後漢書·孝靈帝紀》:“[中平]三年春二月……又鑄四出文錢。”又《宦者列傳·張讓》:“又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通典·食貨八》:“靈帝作五銖錢,而有四出道連於邊緣。有識者尤之曰:‘豈非京師破壞,此四出散於四方乎。’”清·初尚齡《吉金所見録》卷七引《獻帝春秋》曰:“靈帝作角錢,錢猶五銖錢,而有四道連於邊輪。”

四出文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