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樱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樱桃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朱桃、麦樱(《吴普本草》),牛桃、英桃(《博物志》),婴桃、英豆(《别录》),山婴桃(《纲目》)。 基源 为蔷薇科樱属植物毛樱桃的果实。樱属全世界有100多种,中国有40多种。 原植物 毛樱桃Cerasus tomentosa(Thunb.)Wall.(Prunus tomentosa Thunb.;Prunus trichocarpa Bge.),又名山樱桃、梅桃、山豆子(河北)、樱桃、梅李(东北)。 历史 山樱桃,《别录》列为上品,并载:“樱桃实大如麦,多毛。四月采,阴干。”李时珍曰:“树如朱婴。但叶长尖不团。子小而尖,生青熟黄赤,亦不光泽,而味恶不堪食。 ”可见古之山樱桃即毛樱桃。 形态 灌木,通常高0.3~1m,稀呈小乔木状。小枝紫褐色或灰褐色,嫩枝密被绒毛到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7cm,宽1~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急尖或具粗锐锯齿,上面暗绿色或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灰色绒毛或以后变为稀疏;侧脉4~7对;叶柄长2~8mm,被绒毛或脱落稀疏。 花单生或2朵簇生,花叶同开,近先叶开放或先叶开放;花梗长达2.5mm,或近无梗;萼筒管状或杯状,长4~5mm,外被短柔毛或无毛;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或急尖,长2~3mm,内外两面被短柔毛或无毛;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先端圆钝;雄蕊20~25,短于花瓣,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或稍长;子房全部被毛或仅顶端或基部被毛。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0.5~1.2cm。花期4~5月,果期6~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8卷.88页.图版15∶1-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3200m山坡林中、林缘、灌丛中或草地上。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四川、云南、西藏。 。【生药】:采集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等[1]。 附 叶含槲皮素[2],木材含儿茶素,山樱桃素(Tomenin)[3]。 参考文献 [1] 新华中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6 [2] CA 1953;47:6520g [3] CA 1970;73:956y 【药性】: 性味 甘、微辛,平。 ❶ 《别录》:“辛,平。” 功效 益气固精。 主治 泻痢,遗精。 ❶ 《别录》:“主止泻肠澼,除热,调中益脾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