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儿草
【概况】: 基源 为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巧家虎儿草的全草。 虎儿草属全世界约370种;中国约200种,药用的有2~3种。 原植物 巧家虎儿草Saxifraga iochanensis Lévl.(S.dumetorum Balf.f.) 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全株被红色长毛。 主根稍肉质,带黑色,支根细长而多。有细长匍匐茎,著地生根长叶。 叶基生成丛;叶柄长,较粗壮,紫红色;叶片肉质,圆形或近肾形,基部稍心形或近圆形,边缘波状或具有规则钝齿,上面绿色,下面密生紫红色小斑点。花茎从叶丛中抽出1至数枝,高20~30cm,开白色小花,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分枝疏列,达花葶中下部;萼5裂;花瓣全缘;雄蕊10个;子房2室。 蒴果卵圆形。花期夏末秋初。(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78页.图109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200~3300m背阴和湿润的岩石上。分布于云南。 。【药性】: 性味 苦、辛、涩,寒。 功效 清肺止咳,凉血解毒。 主治 肺热咳嗽,月经过多,中耳炎,腮腺炎,疔疮,烧烫伤。 《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治肺热咳嗽,月经过多,中耳炎,小儿疳积,腮腺炎,乳腺炎,疔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捣敷或捣汁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