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漂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漂白 1.漂白工艺方法 荻苇、芒秆碱法未漂浆的白度只有20~35%,随着蒸煮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文化用纸浆料采用单段次氯酸盐漂白,可以达到半漂浆的白度65~70%。高档纸用浆则需要采用多段漂白的方法,才能达到80~85%的白度。 对荻苇、芒秆浆料采用常规的C-E-H三段漂白,浆料白度75~80%,纤维素受破坏较少;白度80%以上,纤维素的降解较严重。如果需要提高浆料白度85~90%,第四段加过氧化氢可达到目的,而且纤维损伤很小。由于过氧化氢成本很高,应用受到限制。采用氧漂和过氧化物漂白,污染小,纤维强度损伤小,是漂白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常规的C-E-H三段漂白之前增加一段氧碱漂白,浆料达到三段漂白同样的白度,E/0-C-E-H四段漂白可节约30~40%的有效氯用量,可减少氯化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一半左右。但是,氧碱漂白设备比较昂贵。 2.漂白技术条件 (1)单段次氯酸盐漂白 漂液浓度:有效氯20~25g/L; 装浆量:60kg/m3; 漂浆浓度:6~7% 漂白温度:36~40℃; 漂率:3~4%; 浆料漂后白度(ZBD):65~70%; 用汽量(0.5MPa汽压):500~600kg/t浆; 漂白时间(h:min):2∶00~2∶30; 漂后残氯:0.05~0.1g/L; 漂后pH值:>7。 (2)两段次氯酸盐漂白 一段漂白条件同前。 二段漂白条件 漂浆浓度:5~6%; 漂浆温度:35℃; 漂率(有效氯):2~3%; 漂后白度(ZBD):70~75%; 用汽量:0.5t/t浆; 漂白时间(h:min):1∶30~2∶00; 漂后残氯:0.1g/L以下; 漂后pH值:6~7。 两段次氯酸盐漂白,漂率在一、二段之间的分配一般为7∶3,至少6∶4;第二段应当尽量少用有效氯,作补充漂白。因为在第一段漂白时,木质素已大部分溶出,第二段漂白时纤维素已失去木质素的保护作用,如果第二次继续强漂,纤维必然受到较多的破坏。 (3)三段漂白C-E-H 表5-4-14 三段漂白 (4)四段漂白C-E-H1-H2 表5-4-15 四段漂白 (5)过氧化氢漂白 浓缩浓度:30~40%; DTPA预处理浓度:3~4%; DTPA螯合剂用量:0.4~0.5%; 预处理温度:50~60℃; 预处理时间:15~20min; 预处理后浓缩浓度:30~40%。 漂白条件 纸浆浓度:25~30%; 漂白温度:50~60℃; 反应时间(h:min)2∶00~2∶30; pH值:11~12; Ma2SiO3:3~5%; MgSO4:0.05~0.1%; NaOH:1.2~1.5%; H2O2:1.0~1.5%; 白度升高(ZBD):3~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