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滩田水体运转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滩田水体运转量 海盐生产滩场中,90%以上的面积为制卤区。制卤过程的主要物料为水体,水体到达各个不同阶段的运转数量,是各种土建工程和水工构筑——池、埝、沟、闸、涵及吸扬动力的设计依据。 这些数据可按下列步骤求得。 1.根据“制卤生产能力计算表”中“分析计算”栏内的“浓缩过程累计面积百分率”与水量变化百分率,及其所对应的浓度,以较大幅面的座标纸,作成滩内水量变化与浓度变化曲线图如图8-2-1。 图8-2-1 滩内卤水浓度、水量变化与累计面积百分率关系曲线图 2.根据滩田平面布置与测量数据,按制卤走水路线的顺序,作出“走水断面图”;相对于平面图来说,也即“纵面布置图”。制图方法如下: 从海水进滩开始,以横线段标明海水的平均潮位及平均高低潮位、纳潮站地面高程;依次再以横线段逐一标出储水池、蒸一、蒸二、蒸三………直至调节池的池底标高,拟定走水深度及埝高、沟深;根据图上的高程标出滩内二扬、三扬………各泵站在断面图上的相应位置;按走水顺序,标明到达各阶段的累计面积相当于全部制卤面积的百分率。 3.有关设计数据,均以年度中旺产月为根据,以满足极端情况下的要求。对进滩海水,根据当地旺产月制卤生产能力计算求得的单位制卤面积需要海水量,加上一定比例的富余量(考虑蒸发量特大的高产年),乘以滩田制卤总面积,求得一年中旺产月内的最高需要海水量;养殖鱼虾的盐场,再加上养殖需水量;结合断面图上的潮汐变化、泵站高程、有效扬水时间,作为进滩原料海水所需动力设备的设计依据。 4.海水进入滩田后,通过逐步蒸发浓缩与渗漏,体积逐步减小,到达各个阶段的水量,可根据到达各个阶段的制卤面积累计百分率,查水量变化曲线图,求得到达各该阶段的水量变化百分率,乘以旺产月的最高进滩海水量,即为到达各该阶段的水体最大通过量。根据这一工艺数据,结合各该阶段的地形高差,要求走水时间,作为滩田内各种扬水动力、送水沟道、闸门、涵洞的设计依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