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庙
在贵子镇函关老虎山。 为供奉明朝封赠太子太保的陈璘,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明朝泷水县西的罗旁(今属广东罗定县)一带的瑶族人民,因受封建王朝的残酷压迫而经常起来反抗。万历四年(1576),两广总督凌云翼调集兵马,命令两广总兵张元勋、李锡率领大军直下罗旁。当时任高州参将的陈璘,也受命率兵经信宜会合张、李等部,围攻罗旁,镇压瑶民的反抗。 陈璘经过信宜时,第一仗以怀乡镇为营地,向虎跳地方的瑶民进行残忍的屠杀,瑶族首领“肉翼大王”被杀死。接著一路朝罗旁方向疯狂进攻,摧毁垌寨90多个。 他是镇压瑶民最凶狠的干将,仅三个多月,就把罗旁瑶民的反抗镇压下去。陈磷因镇压瑶民“有功”,晋升为副总兵,任东安参将。 死后,封赠“太子太保”。 封建地主们随之立了“太保庙”。该庙坐西向东,平而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积2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庙内神殿及太保偶像已毁,仅存石香炉一个,被弃置于函关堡西门古榕树下。 现庙建筑尚好,为函关小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