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尾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尾摇 【名称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概况】: 异名 鱿鱼草、斑草(《福建民间草药》),猫尾草(《南宁市药物志》),象鼻草、墨色须草(《福建中草药》)。 基源 为紫草科天芥菜属植物大尾摇的全草或根。天芥菜属全世界约有250种,中国约7种。 原植物 大尾摇Heliotropium indicum L.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5~50cm。 茎直立,具较短的分枝,被开展的粗毛。 单叶具柄,互生或近地生;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10cm,宽1.8~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至叶柄上,稍有毛,边缘具带波状锯齿,两面疏生短糙毛。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3~20cm,花较密,全部生于总轴一侧,先端弯卷如蝎尾,无苞片;萼绿色,5裂,有刺毛;花冠浅蓝色或近白色,高脚碟状,长约4mm,檐部直径3~3.5mm,5浅裂,裂片短、广展;雄蕊5,内藏。 雌蕊无毛,子房4室,有胚珠4粒;花柱上部变粗,柱头环状尖塔形。果实卵形,长4~5mm,无毛,2裂,有纵肋,每裂片分裂成2个小坚果。 花果期4~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48页.图505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和水沟边。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 全草含印度天芥菜碱(Indicine)、乙酰印度天芥菜碱(Acetyl indicine)、印度天芥菜宁碱(Indiciinine)[1]、凌德草碱(Echinatine)、苏匹宁碱(Supinine)、天芥菜碱(Heliotrine)、毛果天芥菜碱(Lasiocarpine)、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Lasiocarpine-N-oxide)、亥来锐碱(Heleurine)[2],还含印度天芥菜碱-N-氧化物(Indicine-N-oxide),为该植物抗肿瘤的活性成分[3]。 另外还含C16酯、正二十六醇、谷甾醇、豆甾醇和恰里拉甾醇(Chalinasterol)[4]。温室生长的植株生物碱含量以花期至前3周内最高,其中以根及花序含量最多,且有60%~90%为N-氧化物[5]。 叶和花序含精胺(Spermine)、精脒(Spermidine)、腐胺(Putrescine)和高精脒(Homospermidine)[6]。 种子中含天芥菜碱[7],油中主含C16,C18和C20酸酯[8],此外还检查到惹卓裂碱(Retronecine)、苏匹尼啶碱(Supinidine)和屈亥拉它米啶碱(Trachelanthamidine),其中以惹卓裂碱含量稍高,其余的含量很少[5]。 参考文献 [1] CA 1967;66:85912 [2] CA 1977;86:40191v [3] J Nat Prod 1976;39(2):125 [4] CA 1986;104:3416s [5] Phytochmistry 1982;21(11):2669 [6] Phytochemistry 1984;23(5):991 [7] Planta Med 1982;45(4):229 [8] CA 1979;90:100087k。【药理】: 所含印度天芥菜碱N-氧化物有抗癌作用。 对小鼠白血病P38g显: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黑色素瘤B16亦有效。较大剂量ip,对心、脾、肾和十二指肠有毒性[1~3]。 较大剂量iv对犬可使心率增加,左室舒张末压和心输出量降低,肺血管阻力稍降低,全身血管阻力稍有增加[4]。 所含印度天芥菜碱对小鼠白血病P388有效,但作用弱于印度天芥菜碱N-氧化物[5]。有引诱蝴蝶的作用[6]。 对肝有毒性[6,7]。 参考文献 [1] Cancer Treat Rep 1978;62(10):1535 [2] CA 1980;93:160973t [3] CA 1979;90:34029q [4] CA 1979;91:49459z [5] CA 1979;91:133970s [6] J Chem Soc 1961:5400 [7] CA 1973;78:53567g。 【药性】: 性味 苦,平。 ❶ 《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归经 入肺经。 功效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 主治 肺炎,脓胸,咽痛,咳嗽,膀胱结石,小儿急惊,口糜,痈肿。 ❶ 《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痈解毒。治发热结斑,肺炎,脓胸。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绞汁蜜调服(鲜品)。外用:煎水洗或捣汁含漱。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中草药》:“治癍痧腹痛;大尾摇鲜全草30~60g,煎汤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