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臣 内大臣官名。清代置。掌理皇室事务的大臣。《清史稿·职官志四》: “侍卫处: 领侍卫内大臣 (正一品); 内大臣 (初制正一品,后改从一品) 各6人; (镶黄、正黄、正白旗各2人。散秩大臣、都统、护军前锋统领、满大学士、尚书内特简)。……领侍卫掌董帅侍卫亲军,偕内大臣、散秩大臣翊卫扈从。……领侍卫内大臣、侍卫班领,帅豹尾班侍卫。……其出入扈从者,后扈大臣2人 (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兼任)。前引大臣10人(内大臣、散秩大臣、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兼任) ……” ☚ 内侍 内常侍 ☛ 内大臣清代供职君侧的大臣。侍卫处置此,凡6员,秩一品。此缺,有奉特旨补授,亦有将散秩大臣、八旗都统、前锋及护军统领、各省满洲将军等职名开列以供皇帝挑选者。如将该大臣放补将军、总督者,其内大臣事务另行简选以“署理”;总督兼此衔者,其班次列在各将军之前。此职,戴孔雀翎。逢皇子分封、婚仪,每以赞襄;遇皇帝巡幸,可以留守理事,亦可随驾扈从。凡扈从,以充前引;驻跸,值宿御营两厢。被皇帝倚为心腹。清世祖福临卒,清廷遵其遗诏以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嗣皇帝玄烨的辅政大臣。其位之贵,于此可见。此缺系满缺,康熙时汉人施琅曾兼此衔,事属罕见。嘉庆后,亦有从宗室王公中选充者。 内大臣武官名。清置,属侍卫处,秩从一品,员额六人,等散秩大臣、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内特简,掌供宿卫扈从之事,地位在领侍卫内大臣之下,散秩大臣之上。参见“侍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