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叶金花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叶金花草 中药名。 见《广西中药志》。别名:野黄连,雪仙草,乌韭,擎天蕨,金花草,小鸡尾草,土黄连。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的全草或根状茎。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5厘米。根茎坚硬而短,横走,密被赤褐色钻状鳞片。叶近生,叶柄长达25厘米,禾秆色,光亮,直立;叶近革质,无毛;3~4回羽状分裂,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5~12厘米;下部羽片卵状披针形,斜展,长5~10厘米,宽2~5厘米;小羽片矩圆形或披针形;未回裂片楔形,先端截形,有牙齿,基部楔形,下延,叶脉下面明显,2叉状分枝,孢子囊群顶生,每裂片上1~2枚,囊群盖灰棕色,半杯形,宽与叶缘等长,向外开裂。 生于林下或灌丛中湿地。广布长江以南各地,北达陕西南部。秋季采收,洗净泥沙,晒干。 味微苦,性寒,无毒。 清热,解毒,利湿,止血。治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白浊,白带,咳嗽,吐血,便血,尿血,牙疳,痈肿。 内服:煎汤,30~60克;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研末撒患处。 ❶ 治中暑发痧:鲜乌韭叶120克。 捣烂绞汁服。 ❸ 治急性支气管炎:乌韭鲜叶60克,水煎服。 捣烂绞汁,调米泔水服。 ❼ 治脚癣糜烂:乌韭全草水煎熏洗(上方出《福建中草药》)。 ⒁治跌打刀伤出血或肿痛,或伤口溃烂:大金花草叶,石仙桃叶,共捣烂敷患处。⒂治汤火伤:大金花草叶捣烂或研末,冷开水调敷患处(上方出《广西中草药》)。⒃治毒蛇咬伤:与蕨根茎捣敷并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含牡荆素、丁香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现代临床应用治疗菌痢肠炎。鲜金花草叶6克,嚼碎吞服,每天2次;或用50%金花草煎剂10~20毫升,日服3次;亦可晒干研粉,每次6分,日服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