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指有某种才能的人。 悦:喜爱,古作“说”(yuè)。容:打扮。 士人为深知自己的人效命,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战国策·赵策一》:“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 ” 也作【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悦)己者容。” 也单作【士为知己者死】。汉·刘向《说苑·复恩》:“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首:“去竟死公署中,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固其所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