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
“地理”一词,在我国始见于《易经·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在国外最早的地理著作为希腊埃拉托色尼的《地理学》。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理环境的科学,研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及人地关系的科学。按研究的具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类。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春秋战国时的《禹贡》和《山海经》,古代地理学多以方志或游记形式出现,对当时的国家或各区域进行记叙和描述。近代地理学开始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等提出的地理研究三大原则:“分布原则”、“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形成了新的地理思维。现代地理学正从静态的定性描述,向动态的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应用,计量地理学、地球表层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之对地理分布规律和原理的研究更广泛,更深刻,因而也更有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