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近代史yidali jindaishi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意大利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近代资本主义的摇篮,但在16世纪至18世纪,社会发展落后于英、荷、法等国。新航路的开辟使地中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意大利四分五裂、纷争不息的局面使大国得以逐鹿争雄。自1494年起,法国、西班牙相继侵入意大利。西班牙击败法国,从1521年到1713年,控制了意大利大部分邦国。18世纪前半期, 经过几次战争, 意大利基本被西班牙和奥地利瓜分, 只有撒丁王国保持了独立。18世纪后半期, 由于相对的和平环境, 意大利逐步复苏。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有所发展, 启蒙思想、统一和独立的主张开始传播, 产生了法学家贝卡利亚这样驰名欧洲的人物。
意大利的近代复兴是从18世纪末开始的。1789年爆发的法国革命震撼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迅速觉醒,革命情绪急剧高涨。1796年拿破仑进入意大利后,扶持亲法的自由派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共和国。1799年,俄奥联军发动进攻,法军失利,这些共和国纷纷垮台。雾月政变后, 拿破仑重新征服意大利, 在北部建立意大利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兼任意大利王国的国王, 并占领和控制了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拿破仑在意大利推行《拿破仑法典》,废除封建特权,加速了社会进步,但也无情地压榨意大利的人力和财力,激起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1807年,争取民族解放的秘密革命组织——烧炭党诞生。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 根据维也纳会议的规定, 意大利被分割为8个封建邦国, 除独立的撒丁王国和教皇国外,伦巴底——威尼斯划为奥地利的总督辖区,奥地利还控制了托斯坎那、帕尔马、摩地纳、卢卡诸公国。西班牙的波旁王朝恢复对两西西里王国 (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岛) 的统治。封建复辟和奥地利的民族压迫促使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发展, 烧炭党组织迅速遍布各地。1820—1821年,那不勒斯王国和撒丁王国先后爆发革命, 1831年, 中部各邦爆发革命, 均遭镇压。1831年, 马志尼组建意大利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青年意大利, 明确提出建立自由、独立和统一的共和国的目标,多次组织起义,均告失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贵族资产阶级自由派产生,主张由撒丁王国领导意大利实现统一。1848年,意大利革命首先在西西里岛爆发, 旋即蔓延各地, 撒丁王国发动了第一次反奥独立战争。在奥地利的反攻下, 意大利革命失败。撒丁王国保存了宪法, 成为意大利爱国者的指望。1852年, 自由派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自由主义改革,加速了经济发展。1859年,撒丁联合法国发动第二次反奥独立战争, 获得胜利, 伦巴底、托斯坎那、帕尔马、摩地纳等并入撒丁王国。1860年, 民主派加里波的率千人志愿军远征西西里, 解放两西西里王国,通过投票将其并入撒丁王国。1861年,君主立宪制的意大利王国建立。1866年,在第三次反奥战争中, 意大利遭到失败, 但因普鲁士战胜奥地利而收回威尼斯。1870年,意军趁驻守罗马的法军回国参加普法战争而进占罗马。意大利王国的首都从佛罗伦萨迁至罗马。意大利的统一事业终于完成。
统一后, 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但因封建残余保留较多,发展速度低于西欧国家。自1876年起,政府被所谓左翼党把持, 当权者热衷于政治权术, 收买和操纵议员。加上选民资格的限制和天主教会的抵制, 议会民主对群众没有吸引力。
工人运动曾深受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影响。从80年代末, 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拉布里奥拉教授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之一。1892年,意大利社会党建立。1887—1900年, 社会不满情绪高涨, 暗杀、农民骚乱、工人暴动频频发生, 遭到政府的严厉镇压。
20世纪最初10年是经济高涨时期, 垄断组织形成发展。自由党内阁承认工人组织合法和罢工权利,颁布劳动保护法, 逐步实现普选权。社会党领袖支持政府,工人对此不满,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
统一后, 意大利急于参与瓜分世界的争夺。1881年, 意大利所觊觎的突尼斯被法国吞并, 意、法关系紧张。意大利遂于1882年同德、奥结成三国同盟。此后,意大利在东北非进行殖民扩张,但在1895—1896年进攻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遭到惨败。1911年又发动意土战争,打败土耳其,占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将两地合并为利比亚殖民地。因与奥匈在巴尔干有利益冲突, 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转向协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