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战国时期谚语,韩非曾用之来论述法治的重要。

语出《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意谓,家庭有了固定的产业,虽然遇到荒年也不会挨饿;国家有了固定的法制,虽然遇到危难也不会灭亡。

在篇中,韩非举出许多例证来说明“常法”的重要。魏国的刑书称为《立辟》,魏国执行它的时候,“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反之则国势日削。

赵国的刑书称为《国律》,赵国执行它的时候,“人众兵强,辟地齐、燕”,反之则国势益衰。燕国的刑书称为《奉法》,当燕国执行它的时候,就开拓疆土,“东县齐国,南尽中山之地”,反之则“兵弱而地削,国制于邻敌”。

韩非还从另一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假若“舍常法而从私意”,那么治国之道就将被废弃,奸邪之臣就会得意妄行,国家就面临危殆局面。另外,“常法”还有固定的法令的含义。法律一经制定就不要轻易更动。韩非在《解老》中曾经指出:“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从治理民众的角度肯定了“常法”的重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