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衡“谤讪朝政”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衡“谤讪朝政”案

张衡“谤讪朝政”案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张衡曾因谏止炀帝大肆营建汾阳宫,得罪炀帝,遂以“宪司不能举正”的罪名,将其出为榆林太守。第二年,炀帝又去汾阳宫,张衡因督役修筑楼烦城,得以进谒炀帝。炀帝却因不见张衡“损瘦”,认为其不认过。其后,炀帝又欲下江都,敕派张衡督役江都宫。有人向张衡举告江都宫监,张衡没有受理,反而将“讼书”交给了宫监。于是举告者“大为监所困”。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至江都,那人又到杨玄感处称冤。杨玄感也认为张衡所为是不正确的。及杨玄感与张衡相见,还没有说话,张衡先对杨玄感说:“薛道衡真为枉死”(参见“薛道衡‘悖逆’案”)。杨玄感将这些事都奏报给了炀帝。又有江都丞王世充奏报,告张衡经常擅自削减食宿用具。炀帝发怒,下令将张衡枷锁押至江都市曹,原准备斩首。“久而乃释”,于是下令将其除名为民,放还回乡家居。但炀帝对张衡仍不放心,经常亲自派人侦伺张衡的言行。大业八年,炀帝征辽大败而回,张衡之妾告言张衡“怨望,谤讪朝政”。这正触炀帝痛处,竟下诏将张衡“赐尽于家”。张衡临死大声呼诉:“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暗示当年助炀帝弑文帝事。监刑者不敢听闻,赶紧塞住耳朵,“促令杀之”。张衡并非完全无辜之人,但死非其罪,故后人以为冤。

☚ 王文同酷暴案   郎茂“朋党”案 ☛
000011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