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库全书总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最大的目录书,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永溶、纪昀等撰。永溶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第六子,为挂名总裁,实际工作是由总纂官纪昀负责完成的。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 三十一岁考中进士,博闻强记。 纪昀滑稽多智,故民间流传他的故事特多。一般读者知道有纪晓岚其人,是因为他写过一部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其实,这不过是他茶余饭后的游戏之笔,他得以在后代学界传名的就是这部《四库全书总目》。 实际上,《四库全书总目》原来只是《四库全书》的副产品,乾隆皇帝下诏各省访购图书时,就要求“先将各书叙列目录,注系某朝某人所著,书中要旨何在,简明开载,具摺奏闻”;对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图书,也作了同样要求。后来,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编校者都要在书前写一篇内容提要。 这些提要经过总纂官纪昀的增删写定,分类汇总,便成了目录学的权威经典。《四库全书总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部下再分若干类,如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典类”等,每部有总序,各类有小序,概括叙述各门学术的流变,实际上是对乾隆时代以前的传统学术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最令人叹服的还是每一部书的提要,除了对作者生平和书中要旨有简明扼要的概括外,还对其版本源流、是非异同、瑕瑜得失等,如数家珍,一一道来。这样详细精审的目录书,在此前还没有过。 因此,《四库全书总目》一问世,便被学者誉为“学问门径”或“读书指南”。自然,这样一部“古今通学”,错误在所难免。近人余嘉锡钻研《四库全书总目》五十余年,撰成《四库提要辨证》一书,纠正其中的一些错误,但这位前中央研究院院士却谦虚地说:纪昀能写《四库提要辨证》,而我却不能写《四库提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