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妙勇安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妙勇安汤 【方源】: 方出《验方新编》卷二,名见《中医杂志》(1956;8∶409)。 【组成】: 金银花 元参各三两 当归二两 甘草一两 【用法】: 水煎服。 一连十剂,永无后患。药味不可减少,减则不效。 。【功用】:《方剂学》: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脱骨疽。 此症生手足各指,或云生手足第四指者是。或生指头,或生指节指缝,初生或白色痛极,或如粟米起一黄泡,其皮或如煮熟红枣,黑色不退,久则溃烂,节节脱落,延至手足背腐烂黑陷,痛不可忍。 。【方论选录】:❶ 《方剂学》:银花甘寒入心,善于清热解毒,故重用为主药,当归活血散瘀,玄参泻火解毒,甘草清解百毒,配银花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用量亦不轻,共为辅佐。 四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活血散瘀,是治疗脱疽的良方。 治疗脱疽溃烂,热毒正盛,而阴血耗伤者,甚为合适。 。【临证举例】: 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医杂志》(1956;8∶409):沧县专区第一人民医院老中医释宝山,自1955年7月至10月,用本方治疗动脉栓塞性坏疽症34例,一般服药5~20剂即大体痊愈。 如:患者杨瑞芬,1954年3月患病,曾经20多位医师治疗,未见好转。1955年10月来诊治时,左脚已成青紫色,脚趾开始溃烂,瘙痒钻心,疼痛,已决定截肢。 服本方4剂后,疼痛即止;服10剂后,脚趾开始脱落,不久伤口长出新肉而愈。《天津医药杂志》(1960;1∶1):用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0例。 其中部分有明显皮冷、苍白的患者,加用附子二钱、赤芍五钱、桂枝钱半、牛膝三钱。结果除2例在服药半月及1个月仍未收效又行肾上腺切除及交感神经切除术外,其余均收到近期满意疗效,治疗后患肢疼痛及凉麻感觉均减轻或消失。 短者服药5剂,长者服药30剂。 行局部湿敷,理疗,肌注青,链霉素,口服消炎药治疗二周无效,体温39℃,白细胞15000/mm3,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下肢活动受限。 拟清热通经,活血散瘀,方用四妙勇安汤:金银花100克、玄参100克、当归60克,甘草30克,水煎服。三剂后,热退,局部疼痛及浮肿明显减轻,食纳倍增。原方药量各减半,继服三剂,诸症俱除。 一周后痊愈出院。 右小腿外下方及左小腿中前方各有一鸡蛋大小的慢性溃疡,周围皮肤伴有色素沉著及轻度浮肿。入院后溃疡面用雷夫奴尔溶液清洁换药,内服本方,经治月余而愈。 治疗后疼痛消失,最短1天,最长45天。 用上方并配合乳香、没药、红花、当归泡洗患肢,共治两月余,病情稳定,痊愈出院。作者认为,红斑性肢痛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蕴热期同属“热痛”范畴,本方加紫衣地丁、连翘两味则效果更好。增加中药泡洗患足,活血通络,通则不痛,能提高疗效。 。【现代研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观察《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9;4∶38):用本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型和血瘀型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特性进行观察,认为本病患者血浆粘度比正常人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快,血液处于粘度高、易聚的状态。 用本法治疗后,湿热型病人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变快;血瘀型病人治疗前血粘度比正常人高,治疗后则下降,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变快。此结果与本病患者不正常之血液流变学特征相对应,提示了活血化瘀治疗可使血液粘聚状态好转或消除,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