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卡马西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卡马西平 【别名】:酰胺咪嗪 【制剂规格】 片剂:0.1g,0.2g。 【药理作用】 本品为广谱抗癫 本品口服吸收缓慢,因人而异。生物利用度为58%~85%。蛋白结合率较高,约76%。口服400mg后4~5 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药峰值为8~10mg/L,但个体间差异很大,可在0.5~25mg/L之间。由于自身诱导代谢差异,起效时间相差很大。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为40 h,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所下降。98%卡马西平经肝脏代谢,并能诱导自身代谢,单次量的半衰期为25~65 h,长期服用由于自身诱导代谢半衰期降为8~29 h,平均12~17 h。主要代谢产物为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仍具有一定的抗惊厥活性,其半衰期为5~8 h,它在体内蓄积过多是产生毒性和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72%经肾脏排出,28%随粪便排出。 【适应证】 (1)主要用于抗癫 (2)对外周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疗效较苯妥英钠好,亦用作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也可用于脊髓结核的闪电样痛、多发性硬化及急性特发性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痛、患肢痛和外伤后神经痛及疱疹后神经痛。 (3)预防或治疗双相抑郁症的躁狂状态:对锂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或不能耐受的双相抑郁症的躁狂状态,可单用或与锂和其他抗抑郁药合用。 (4)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可以单用或与氯磺丙脲或氯贝丁酯等合用,但对肾性尿崩症无效。 (5)对某些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疾病、顽固性精神分裂症及与边缘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的失控综合征。 (6)不宁腿综合征(Ekbom综合征),偏侧面肌痉挛。 (7)乙醇癖的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常用量: (2)小儿常用量:抗惊厥,6岁以前开始每天按体重5mg/kg,每隔5~7 d增加1次用量,达每天10mg/kg,必要时可增至20mg/kg。维持量调整到血药浓度8~12mg/L。一般为每天按体重10~20mg/kg,0.25~0.35g,不超过0.4g/d。6~12岁儿童,第1天给0.1g,服2次,隔周增加0.1g/d,直至出现疗效。维持量调整到最小有效量,一般为0.4~0.6g,不超过1g/d,分3~4次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尤其是单次超量或长期大量,可增加肝脏危害而疗效降低。 (2)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由于卡马西平对肝代谢酶的正诱导,使抗凝药的血浓度降低,半衰期缩短,抗凝效应减弱,应测定凝血酶原时间而调整药量。 (3)与碳酸酐酶抑制药合用,出现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增加。出现早期症状时碳酸酐酶药即应停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4)与氯磺丙脲、氯贝丁酯(安妥明)、去氨加压素、赖氨加压素、垂体后叶激素、氟奋乃静、氟哌啶醇、阿米替林、环磷酰胺、长春碱、长春新碱等合用,可加强抗利尿作用。 (5)锂可以降低卡马西平的抗利尿作用,并能使本品出现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6)与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合用,后者的血浓度可能降低,必要时需要调整用量。 (7)红霉素、醋竹桃霉素、烟酰胺、异烟肼、西咪替丁、右丙氧芬、维拉帕米、地尔硫 (8)氟哌啶醇、洛沙平、马普替林、噻吨类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增强卡马西平的代谢,引起后者血浓度的升高,出现毒性反应,增强本品对中枢神经的抑制,降低抗惊厥药疗效。 (9)与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环孢菌素、洋地黄类(可能地高辛除外)、雌激素、左旋甲状腺素或奎尼丁合用时,由于卡马西平对肝代谢酶的正诱导,这些药的效应都会降低,用量应作调整,改用仅含孕激素(黄体酮)的口服避孕药。 (10)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灰黄霉素合用时,可引起高热和(或)高血压危象、严重致惊厥甚至死亡,两药应用至少要间隔14 d。当卡马西平用作抗惊厥剂时,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可以改变癫 (11)卡马西平与苯妥英,因两者均为强药酶诱导剂,合用后两药血浓度均下降。 (12)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合用,苯巴比妥为强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可加速卡马西平的代谢,使其血浓度下降。 (13)卡马西平与乙琥胺、丙戊酸钠合用,后两者血浓度下降,丙戊酸钠血浓度可降低约20%。 (14)卡马西平与硫利达嗪合用,可因两者抗胆碱的协同作用,而易致意识模糊、谵妄等意识障碍。 【不良反应】 (1)卡马西平刺激血管升压素分泌,引起水的潴留、容量扩大和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出现失水、无力、恶心、呕吐和精神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木僵(stupor)以及 (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表现为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持续性的收缩性眼球运动)。 (3)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 (4)罕见的不良反应有: (5)药物过量产生的症状有无尿、少尿或尿潴留,心血管的影响(包括传导阻滞、心律不齐、高血压、低血压),休克,恶心,呕吐,共济失调,手足徐动或偏侧投掷运动以及抽搐等症,以儿童多见。还会出现反射亢进,运动减少,瞳孔散大,震颤,呼吸抑制。上述过量症状可在过量服药后1~3 h内出现。 此外,由于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可能会激发潜在精神病以及老年人的精神紊乱或激动不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著血药浓度增高(大于8.5~10mg/L)而增多。 【注意事项】 (1)轻微的、一般性疼痛不要用本品。 (2)饭后立即服药,可减少胃肠道反应。漏服时应尽快补服,不得一次服双倍量,可在1 d内分次补足用量。如已漏服1 d以上,注意有可能复发。 (3)癫 (4)开始时应用小量,然后逐渐增加,到获得良好疗效为止,每天分3~4次饭后口服。加用或已用其他抗癫 (5)遇有下列情况应停药: (6)过量时的治疗:过量时需催吐或洗胃,给予活性炭或轻泻药阻止吸收,采取加速排泄的措施,如利尿。仅在严重中毒并有肾功能衰竭时才有指征作透析。少数严重中毒时可能需换血,需继续观察呼吸、心功能、血压、体温、瞳孔反应、肾和膀胱功能数日。如有呼吸抑制,须作气管插管、给氧进行人工呼吸。血压降低和休克时,抬高双肢,应用血容量扩张剂及升压药。惊厥须要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但这两类药物可能增加呼吸抑制,引起低血压和昏迷。患者如在过去1周内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不宜用苯巴比妥。血液异常,如有骨髓抑制的证据,则应停用卡马西平。每天做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细胞计数。做骨髓穿刺以观察恢复情况,如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7)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发生阴道大出血及使避孕失败。 (8)由于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有交叉变态反应,对三环类抗抑郁药不能耐受的患者,对卡马西平可能也不能耐受。 (9)本品能通过胎盘,孕妇用药是否有致畸作用尚不清楚。本品能随乳汁分泌,其中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60%,故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10)老年患者对本品敏感者多,可引起精神错乱或激动不安、焦虑、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 (11)对诊断的干扰:可使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胆红素、尿糖、尿蛋白含量测试值升高,甲状腺功能试验值降低,血钙浓度降低。 (12)有心脏房室传导阻滞,血小板、血常规及血清铁严重异常,以及骨髓抑制等病史时,本品禁用。 (13)下列情况应慎用: (14)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