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枫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枫1906—1977黑龙江望奎人 林枫1906—1977黑龙江望奎人。1924年入南开中学读书,曾组织同学欢迎孙中山北上,鼓励同学阅读《响导》,成为进步学生领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平津一带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1年后,历任河北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北平市委书记、河北省委巡视员,天津市委书记兼山西工委副书记,北方局组织部长。1938年后,任晋西南区党委书记兼一一五师晋西大队政委,晋绥分局副书记、代书记并兼晋绥军区政委。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局组织部长、副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校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7年逝世。 林枫
林枫
林枫1906—1977黑龙江望奎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今北京)市委书记、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1936年后,历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山西工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晋西南区党委书记、八路军晋西支队政委、中共晋西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副书记和代书记、晋绥军区政委。抗战胜利后,率干部团到东北,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长和副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建国后,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书记、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7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 林枫1906—1977黑龙江望奎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平工学院党支部书记、中共北平市委书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抗战爆发后,任山西工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八路军一一五师西西支队政委、中共七届中央委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八届中央委员等。 林枫1906~1977黑龙江望奎人。1924年在天津入南开中学读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山西工委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晋西区党委书记兼八路军晋西支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组织部长,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林枫 林枫1927—原名陆鑫如,笔名新懦、叶欣。江苏海门人。1943年在江苏如东县邱升中学参加中国青年解放先锋队,194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新闻工作。先后在苏中四分区《江海报》及新华社苏中四支社任记者。1946年到1948年底,任新华社华中九支社记者、采访科长、通联科长。1949年—1951年任新华社南通支社采编副主任、松江支社采编主任、苏南分社记者。1952年调新华社总社国内部任编辑,从事政治、民族问题的编辑采访工作。参加过全国党代会、人代会、西藏自治区成立等重大报道活动。1966年任新华社新缰分社副社长。1972年调回总社,主编《新闻业务》。1982年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研究室主任。1979年以后,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指导教师,并为中共中央党校新闻班、中国新闻学院讲课。这一时期就新闻学理论中的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事业的性质与职能、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与信息、新闻与舆论、新闻与宣传以及新闻改革等问题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文章。1987年应美国新闻署邀请,实地考察美国新闻事业。现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新闻学基本概念分支副主编。著有《新闻理论与实践》。1986年被评为高级编辑。1987年夏发表的《新闻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被评为当年的好新闻理论作品一等奖;1988年《新闻宣传与新闻改革》一书收入了他在中宣部举办的新闻研修班上的讲稿《新闻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1989年11月在中宣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会上讲的《新闻理论争论的若干问题》一文被评为新华社1990年一等好稿,后收入《坚持宣传舆论正确方向》一书。1990年他在《新闻战线》10月号发表的《评胡绩伟〈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 ☚ 局部真实 事实 ☛ 林枫1906—1977黑龙江望奎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先后担任北平抗日救国联合会党团书记、北平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北方局组织部长、晋西南、晋西区党委书记、晋绥分局代书记。1940年创办了晋西北根据地第一份铅印报纸《抗战日报》 (后改为《晋绥日报》)。建国后担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校长。当选为第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1977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