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柏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柏生1901—1946广东信宜人 林柏生
林柏生
林柏生1902——1946號石泉,廣東信宜人,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 生。1915年考入高州中學。1920年赴廣州,入嶺南大學讀書。1923年因參加罷課活動,被開除出校,至執信中學任訓育主任。1925年7月,任汪精衛秘書; 9月赴蘇聯留學,入莫斯科中山大學。1926年9月,離蘇返穗,任黄埔軍官學校政治教官。1927年12月,隨汪精衛赴法國旅行,創辦《留歐通訊》,後改稱《歐美通訊》。1929年冬,受汪精衛之命至香港創辦南華通訊社。次年2月,又創辦《南華日報》 自任社長。1932年1月,在上海創辦《中華日報》; 4月任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1933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中華日報》停刊,前往香港,主持《南華日報》,並兼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特派員。1938年在香港成立國際編譯社,並創辦蔚蘭書店; 同年12月,隨汪精衛離渝叛國。1939年5月隨汪至上海; 8月汪僞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選爲中央常委,並任汪僞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9月上海《中華日報》復刊,仍任社長。1940年3月,任汪僞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 同月任行政院宣傳部部長。1941年初,任汪僞清鄉委員會委員。同年冬,任汪僞新國民運動促進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並先後任模範青少年幹部學校教育長、青少年團總監、青少年集訓營營長。1943年1月,任汪僞最高國防會議委員。1945年1月,辭去汪僞宣傳部部長職,任安徽省省長,兼任蚌埠綏靖主任,安徽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抗戰勝利後,於8月24日隨陳公博逃往日本; 10月13日,被逮捕解送回國。1946年5月31日,被國民政府首都高级法院判處死刑;同年10月8日以漢奸罪處决。年44歲。 林柏生 213 林柏生1902—1946追随汪精卫的报界汉奸。别号石泉。广东信宜人。早年追随汪精卫。1924年后任汪的秘书。1927年12月随汪去法国旅行,创办《留欧通讯》。1929冬奉汪命在香港办南华通讯社,次年2月创办《南华日报》,任社长。1932年又奉汪命在上海创办《中华日报》。抗战爆发后,任国民党宣传部特派员,主编香港《南华日报》,并创办国际编译社和蔚蓝书店。1938年12月18日汪逃离重庆时,林将汪叛国降日的“艳电”发表于《南华日报》,并竭力为汪的行径辩护,随汪投敌。上海沦陷后,1939年5月在上海复办《中华日报》使该报成为汉奸报纸。1940年汪伪政权成立后任伪行政院宣传部长。抗战胜利后,随陈公博逃往日本,旋被引渡回国。1946年10月在南京被枪决。 ☚ 王芸生 程沧波 ☛ 林柏生 林柏生1902—1946汉奸、汪伪政府奴化宣传的罪魁祸首。别名石泉,广东信宜人。青年时代曾就学于广州岭南大学,1923年初因参加罢课风潮被开除,遂在执信中学任训育主任。1924年任汪精卫秘书。1925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年后于1926年9月返国,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政治教官。1927年底汪精卫“引退”后,随汪去法国。留法期间,创办《留欧通讯》,为汪宣传。此后奉汪命创办了一系列汪系新闻机构;主要有1929年冬在香港创办的南华通讯社,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日报》,1938年在香港创办的《南华日报》。1933年任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去香港创办国际编辑社,主持《南华日报》。1938年10月随汪精卫从重庆出逃,在河内参加起草汪精卫叛国投敌的“艳电”,动员和组织汪系报纸下水,鼓吹对日投降。1940年随汪经上海到南京,任汪记国民党中央常委兼中宣部部长、汪伪政府行政院宣传部长,不遗余力地进行卖国宣传,推行奴化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被逮捕,于1946年10月8日处决。 ☚ 林乐知 林语堂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