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京大屠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中国军民的大屠杀。 12月13日南京失陷前一天,中国军队已经撤退,南京已是一座无抵抗能力的城市。日军占领南京后,按照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的命令,在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等的指挥下,用枪杀、刀劈、活埋、剖腹、挖心等极端野蛮的手段,对南京市民和已解除武装的军警,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除分散的捕杀外,还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屠杀。12月13日,日军在燕子矶用机枪扫射渡江逃难的10余万军民。 18日,又在草鞋峡枪杀难民57,000余人,杀后将尸体浇上煤油焚烧。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被杀者在20万人以上,但其中并未包括被消灭了尸体的牺牲者。 中国方面在对谷寿夫的判决书中认定,被灭迹的死者达19万人之多。总计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中国军民被杀害者在30万人以上。 屠杀之外,日军还肆意抢掠、奸淫、焚烧。 南京城内几乎每座建筑都遭到日军的抢劫。 众多的妇女,包括少女和老妇,都被日军奸污。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的第一个月中,就有2万件强奸罪行。 南京大屠杀罪行披露以后,日本政府和大本营非但不加管束,反而赞扬它是“耀扬国威”、“膺惩支那”的“光荣”行为。这次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侵华罪行的集中体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