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湖南金融业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当时的票号、钱号主要对一些商号放款。光绪中叶,阜南、湖南官钱局始对公营工商企业放款。清末民初,大清、交通、中国、湖南、湖南实业、宝兴矿业等银行曾发放过工商贷款,但为时不长。民国18年(1929) 以前,湖南发放贷款者以钱庄为主。此后,银行成为贷款最主要的供应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金融业放款实施控制,放款要经联合贴放委员会审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恶性通货膨胀,银行正常放款急剧萎缩,地下钱庄的高利贷则异常活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银行和批准营业的私营行庄即办理放款业务,贷款方式仍沿用传统作法,以质押为主。1952年末,私营行庄实行公私合营,其放款业务成为人民银行对私业务的组成部分。1953年起,人民银行对国营工商企业由质押放款改为信用放款,强调放款的计划目的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期限性等项基本信贷原则。1956年私营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对私营企业的放款转为合营企业贷款。除国家特别批准者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被完全禁止,信用高度集中于银行。在1957年末全省8.9亿元银行贷款余额中,商业贷款占77.1%,工业贷款占7.5%。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银行不再坚持贷款的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和偿还性等原则,3年间工业贷款猛增16.3倍,而工业总产值只增长1.5倍,商业贷款增长1.38倍,而商品零售额只增长63.4% ,大量贷款被基本建设,亏损和无用物资库存占用。1961年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后,关、停、并、转了效益差的工厂,商业开展“三清”,银行贯彻“银行六条”,加强信贷管理,清理收回被挤占挪用的贷款,同时豁免了部分贷款,贷款余额连续四年下降,效益提高,至1964年末,工业贷款由11.48亿元降至3.02亿元,商业贷款由16.67亿元降至12.6亿元。此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信贷管理再度削弱,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基本建设,弥补亏损和财政性开支的情况时常发生。1966~1978年工业贷款由3.87亿元增至19.8亿元,商业贷款由13.44亿元增至40.69亿元。1979年起,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对工商企业放款由按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改为“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以销定贷。1983年企业流动资金由人民银行统管后,财政不再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基本上由银行统包供应。1995年《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金融法律颁布后,银行放款方式基本上实行抵押或担保。199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的工业贷款余额为372.87亿元(含建筑企业贷款22.24亿元),商业贷款余额416.09亿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6.37%、29.42% 。工业贷款中,工商银行占78.49%,农业银行占4.86%,中国银行占3.67% ,建设银行占10.72%,交通银行占0.86%,城市信用社占1.4%。商业贷款中,工商银行占15.12% ,农业银行占25.24%,中国银行占14.51%,交通银行占0.55% ,农业发展银行占41.62%,城市信用社占2.96%。

☚ 外币存款   农业贷款 ☛
000041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