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粤东客家地区舞狮与舞龙活动
粤东客家地区春节期间的舞狮与舞龙项目,其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流传于大埔县、梅县的狮子舞,有狮仙、狮王、仔狮等。龙舞有布条龙、软腰龙、花环龙、板凳龙、香火龙、火(烧)龙等。“狮仙舞”又称“金狮舞”,取材于《西游记》,通过逗、弄、引,请得狮仙出山驱邪除害的故事。狮王舞又称青狮舞。主要内容是狮子先和一个大面佛对舞。狮王舞完再演舞一场拳、棍、刀、枪四大行档的武功。青狮舞的舞狮人要有相当高强的武功才能演舞这一节目。“仔狮戏球”则是一种新的舞狮种类,舞中的狮子不是用真人扮舞。这一独特的狮舞,是吸收提线木偶的技艺,揉合杂技、戏曲舞蹈的表现手法而发展起来的。舞中精灵顽皮的幼狮配上一个别致的彩球(灯),时而含球飞奔,翻滚扑跌; 时而以爪戏球,跪卧蹦跳。姿态活泼可爱。软腰龙中的黑蛟灯(乌龙)舞,花环龙中的双龙戏球灯舞和火龙,是广东民间舞龙的稀有品种。花环龙中的双龙戏珠灯舞,出自大埔的小山村桃林。花环龙的装饰别具一格,龙身每节以一个个系满彩带的竹圈连接而成,代替软腰龙的穿龙被。舞动起来,彩带纷飞、并善作向空中施展的纵向环舞。它舞动时有别一般属武舞的龙舞、龙灯舞,善作站、蹲、跪、骑、坐等舞姿,还可以在室内、厅堂甚至骑在高墙,坐在流水之小桥上双双戏舞。1988年参加第二届广东欢乐节时,在4米高24米长的彩虹桥上双双凌空舞动,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