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多行不义必自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做违背道义的事,必然要自取灭亡。

这是儒家伦理观的一种表述。语出《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在其生母姜氏的支持下图谋不轨,扩展势力,准备夺取庄公之位。

郑大夫祭仲建议庄公及早铲除。庄公老谋深算。徉作无可奈何,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实际上他在等待时机,准备斩草除根。叔段准备好武装,正待攻破都城夺位时,郑庄公后发制人,派兵进攻,共叔段逃亡。

这里所说“多行不义”的“义”是一种伦理道德标准。

先秦儒家认为,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便是“义”,即所谓“礼行不疚,义也”(《国语·周语》)。孔子提出将“义”作为人的道德标准,他说:“君子以义为上。”孟子则认为人应“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将义视为更高的道德标准。荀子更明确地提出:“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使“义”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的行为规范。当然,违背这种行为规范,就要受到惩罚。共叔段的犯上作乱行为违背了“贵贵、尊尊”的原则,必然导致失败的下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