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野牡丹
中药名。 出《云南中草药选》。为野牡丹科植物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polyanthum BL.的全株。 常绿小灌木,高1米以上,茎圆柱形,密被紧贴的褐色鳞片状、有小刺的粗毛,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形至长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通常楔形或阔楔形,基出脉通常5条,稀7米,两面有紧贴的粗毛。 花大,直径达3厘米,粉红带紫色,常3~7朵聚生于枝顶。蒴果壶形或椭圆形,长约1.3厘米,外有紧贴粗毛,肉质,不规则开裂。 种子细小,多数,黑色。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秋季采集、切碎晒干。味涩,性凉。 功能消食,收敛,止血,祛瘀消肿。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肝炎,刀枪伤,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撒。叶含水不溶性黄酮、水溶性黄酮甙、鞣质、游离多元酚、有机酸、氨基酸等,不含生物碱。 多花野牡丹煎剂1∶320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1∶160对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菌效力;1∶40能抑制绿脓杆菌。临床报道❶ 治疗肠道感染对消化不良、肠炎的疗效较好。 ❷ 治疗呼吸道感染。 ❸ 治疗宫颈糜烂。 ❹ 治疗皮肤感染:试治疗疖、痈、创伤感染、脓疱疮、褥疮、甲沟炎等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