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多茎野豌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多茎野豌豆 【概况】: 基源 为豆科野豌豆属植物多茎野豌豆的全草。 原植物 多茎野豌豆Vicia multicaulis Lédeb.,又名野毛耳(《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粗壮。茎数枝或多分枝,直立或上升,有棱,被细毛或近无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6~8对,叶轴末端卷须单一;托叶二裂为半戟形或半箭头形,长0.3~0.6(~0.8)cm,上部托叶裂片线状披针形,下部托叶较宽,具齿;小叶长圆形至线形,稀椭圆形,全缘,长1.2~2.2(~2.9)cm,宽0.15~0.4cm,先端钝圆,具刺尖,基部圆形,叶脉清晰,两面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于叶,花8~14(~20);花梗被毛,短于萼;花冠紫色或蓝紫色,长1.3~1.9cm;萼钟状,被细毛,萼齿三角形或披针形;旗瓣长圆倒卵形,中部缢缩,瓣片短于爪,翼瓣及龙骨瓣短于旗瓣或近等长;子房具柄,柱头周围被毛。 荚果长圆形,长2~3cm,宽0.5~0.6cm。先端斜楔形,无毛,种子2~5。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图599) 生境与分布 生干山坡、砂砾地、草甸、丘陵及灌丛中。 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蒙古、日本、原苏联亦有分布。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割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 辛,平。 归经 入肝、胆二经。 功效 发汗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风湿疼痛,筋骨拘挛,黄疸肝炎,白带,鼻血,热症,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筋骨疼痛:多茎野豌豆、老鹳草、秦艽、羌活、心叶菝葜各15~30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