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水资源地区分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水资源地区分布

(四)水资源地区分布

地表水具有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性,地下水由于其总补给源为地表水体,故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性依然存在。
地表水资源 (含大气降水量及地表径流量)存有地带性分布不均衡问题,在太行山、燕山向风侧,出现年降水量600毫米、年径流深100毫米的多水带。由此向两侧减少,经过渡,向东南及西北,降水量分别减至500毫米和400毫米。径流深减至25毫米和10毫米的少水地带。地表水地区性分布不均衡也是存在的。山区中滦河区水资源量为43.6亿立方米,内陆河区只有191亿立方米,两者比值为22.8。地表水资源模数变化很大,蓟运河区为25.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内陆河区则为1.6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两者比值达15之多。公顷均水量的差别也很悬殊,大清北支为14 700立方米/公顷,内陆河为505.5立方米/公顷,比值接近30。人均水量亦为突出,潮白河区为1 515立方米/人,大清河南支为99.4立方米/人,比值为15以上。平原区和山区情况相仿,在水资源量、水资源模数、单位面积平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地区之间的差别亦很大。诸如滦河沿海、北四河、运东区与黑龙港、漳卫区比较,相差2.5~4.6倍。水资源量最少者莫过于黑龙港及滹滏区,黑龙港区地表水资源模数只有3.1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公顷均水量只有456立方米/公顷。滹滏区地表水资源模数为2.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公顷均水量为390立方米/公顷,人均水量只有43.9立方米/人,该两区为河北平原的低值区。
地下水资源,由于受自然地理、气象水文、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制约,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平衡的。诸如山前平原区面积占河北平原的45%,而地下水资源量却占平原区总量的74%,其余占总面积的55%的中东部平原,地下水资源量仅占平原区总量的26%。地下水模数在地区分布上差异十分显著,整个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模数在8.3万~28.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之间,高值区模数是低值区模数的3.5倍。总的分布趋势是山前平原大于中东部平原,现代河床及古河道带大于其两侧河间地带。高值区分布在拒马河、唐河、滹沱河山前冲积扇地带,低值区分布在子牙河、南运河中下游地带; 山区模数的变化范围从2万~1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大致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由小变大的规律。这主要受降水及地质条件的影响,一般说来模数与降水量成正比,譬如滦河上游年降水量400~500毫米,模数在2.5万~5.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之间,而在下游燕山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达700毫米左右,则模数增到5万~1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在年降水量较大的太行山迎风坡,模数可达10万~1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坝上内陆地区,地下水模数的分布亦不均匀,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山丘区的模数由1.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增至3.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而位于坝上中部的内陆平原区,其模数由西向东增大,由5.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增至10.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 (三)水资源年内分配   (五)平原地表径流量 ☛
000237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09:51